近年来,一些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当地产业转型。这其中,广州聚集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多种国家级重大平台。
8月2日,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探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实地了解广州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是如何发挥科研优势,“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
科研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销售额1.82亿元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广州健康院”)是中科院首个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与地方共建的研究所。
研究院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重大基础及关键技术问题,多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生命科学进展研发的多种药物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新型治疗白血病1类新GZD824(商品名:耐力克)打破了中国伴T315I突变耐药CML患者长期无药可医的困境,上市以来销售额1.82亿元。
广州健康院发挥前沿创新能力助力产业发展。广州健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红明表示,“广州健康院孵化出广州恩宝、恒诺康、华南疫苗、锐博、昭泰等业界知名企业的‘摇篮’。”
据了解,广州健康院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优秀成果创办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健康院员工和学生在广州创办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辐射带动更多的广州市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广州生物医药领域以科技支撑发展的典型优势。
先进技术外溢相关产业,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广州新型研发机构现已处于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下称“黄埔材料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正攻关卡脖子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黄埔材料院科研人员单承标表示,为破解航空轮胎国产化难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协同攻关仿生橡胶合成技术等核心技术难题。黄埔材料院承担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建设等核心任务,现已完成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实现仿生合成橡胶和数字轮胎软件两项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掌握41项核心技术。
黄埔材料院。摄影/宋婕
据了解,黄埔研究院将衍生的先进技术外溢到以民航轮胎、特种工程轮胎和新能源汽车轮胎为代表的高端轮胎产品中。黄埔轮胎(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将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以“Whampoa”为商标的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轮胎、特种轮胎产品现已实现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3亿元销售额。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黄埔材料院已孵化企业17家,累计获得外部投资超10亿元。
国资和知名风投基金推动科创产业资本化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大湾区协同院”),聚集了来自全球的一流科学家。院内的国际协同实验室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光电、材料等重点领域进行科研创新,既保持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又紧贴市场打造应用型产品,吸引国资和知名风投基金的关注。
“颠覆性技术是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变量。”大湾区协同院副院长刘玉峰表示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已经挂牌运行。培育和聚集颠覆性技术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调研过程中,刘玉峰向记者表示,大湾区协同院与广州产投集团、知识城集团等联合组建了一期规模5亿元的创新基金,并与高瓴、真格、联想之星、复星、启迪之星、正轩等知名风投基金联合支持成果产业化。
大湾区协同院副院长兼首席运营官袁莹称,大湾区协同院累计实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35项(其中国际项目占比接近50%),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8项,培育出超视计、精智未来、博鑫医疗、金竟科技等一批硬科技明星企业。
截至2022年12月,大湾区协同院累计创办和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其中多家企业获得了大额社会融资,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纳米金属透明电极”等多项具备国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