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跟盘腿坐在自家炕头上一样,王培霞在国际会议中心的展位上正给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客人们绣“福”字。6月15日,王培霞跟随即墨花边技艺一起,亮相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民间友好与友城交往成果展,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吸引了与会嘉宾的好奇和称赞。
(相关资料图)
王培霞在展位上给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客人们绣“福”字
国家级非遗项目产业化造福当地百姓
说起即墨花边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电视机、桌子上的绣花盖布,很多人可能会印象很深刻。即墨花边是一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抽纱工艺,因其针法工艺独特,造型宛如浮雕,在国际市场被誉为“抽纱行业的妙品瑰宝”,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2岁的王培霞,23岁从潍坊嫁到即墨温泉宫家村,就在婆婆的带领下开始了花边手艺的学习,一绣就是30年。“我们家就是做这个的,主要经济收入也是靠这个手艺。”从吃穿用度到供孩子上学,从讨生活的手艺到出口到国外赢得国际声誉,王培霞家因为即墨花边的手艺过上了好日子,也见证了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当地如何造福百姓的。
任华展示即墨花边文创产品
据了解,最鼎盛的时候,当地沿海百姓相当一部分都在从事即墨花边产品的制作,能达到20万人的规模。当地甚至流传着关于它的歌谣:男人再能干,不如一个老婆在家做花边;不用油不用电,一天能赚一块半。这是当时百姓因为即墨花边走上幸福之路的真实写照。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基础技艺源于鲁绣,是一种在山东青岛即墨区延续不断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即墨花边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多种针法于一体,是花边编织与手工绣花两种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是极富地方美术特色的手工艺品类。
即墨花边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经过十几道工序,其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谨,全部由民间艺人手工编织而成。几十年来,虽然花边产品的品种及图案不断推陈出新,但手工编织这一独特技艺从未改变,从而使即墨花边的编织及生产很好地保持了它本真性。
2011年、2012年、2016年,即墨花边手工编织工艺分别入选即墨区级、青岛市级、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6月,作为鲁绣的一种,即墨花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文化交融刻入基因,曾为欧洲教皇绣领子
跟王培霞一样,现在当地有五六十位手工艺人在为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制作产品,而这些产品则被销往了全世界。
青岛国华的即墨花边在业内外的名头更为响亮,该公司董事长任华说,这项非遗在他们家传承了五代,到如今成为青岛市产业化最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我爱人的姥爷在上世纪20年代办厂,后来成为即墨花边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我们这里的支柱产业。”任华说,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他爱人就出来自己干,成立了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让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继续焕发生命力。
任华说,即墨花边是当地的一种“捏绣”工艺发展来的,又叫“小抠锁”,在民间广为流传。所谓“捏绣’,就是不像其他刺绣有撑子等固定,而是完全靠手捏着凭空绣,难度可想而知。
而即墨花边的发展基因里,就有文化交流的印记。上世纪20年代,又融入了欧洲的刺绣针法并进一步发展,中西合璧,虚实相生,形成了如今自己独有的特色,并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外贸商品,还曾经成为欧洲教皇衣领的指定工艺,后来更多发展成在当地畅销的工艺品、日用品。
传统技艺邂逅上合焕发新生
任华介绍,他们的产品早已走出国门,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在不久前,5月16日至20日举行的土耳其家用纺织展览会上,即墨花边一亮相就受到各国参展商的一致好评,融入花边的文创产品更是受到顾客青睐。“有的客人来来回回在我们展位前走好几次,特别喜欢,一个劲儿央求把展品卖给他们。”任华骄傲地说。
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任华说,为了让即墨花边产业发展得更加壮大,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探寻变革的路径。
为此,他们创新融入时尚元素,如熊猫、鱼等,目前已形成上千种图案式样,还开发出带有即墨花边的装饰画、十二生肖团扇、书签等文创产品,满足更多群体的消费需求。
“这次来到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民间友好与友城交往成果展,与上合相遇,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与这些国家的人交流,他们也非常喜欢。”她说,成果展期间,很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嘉宾围观了他们的展位,并表达了对这些产品的喜爱。“希望这是与更多上合组织国家进一步交流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