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56个民族拥有不同的风情、传统和文化,如何用一天时间体验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呢?
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南端的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就是一个宝藏打卡地,它分为南、北两个园区,中间以民族大桥相连接,自1992年开始建设,截止于2008年,中国的56个民族在这里都“安了家”。
(相关资料图)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也称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一座复原、收藏、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文物、社会生活的大型人类学博物馆。通过各种专题展览、节庆活动,从环境、建筑、歌舞、农耕、餐饮、传统手工艺等诸多方面,记录历史,展现今天,再现中国各民族风情、传统和文化。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藏族“八角街”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由56个民族博物馆、主展馆和民族大桥组成。游走在这座民族花园中,仿佛沉浸在神秘的西藏、在七彩的云南、在辽阔的东北、在茫茫的草原……
诸多根据各民族特色1:1复原和原建移迁落建的房屋、村寨、寺院、广场、建筑等,不仅可以领略各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扫描布置在各个民族馆的二维码,北京台主持人殷超更会倾情为你讲述56个民族的不同风情故事。
播讲人 殷超
本次上线的有声导览内容多达200余条,不仅涵盖了藏族、蒙古族、苗族、高山族、傣族、满族、土家族等56个民族的故事,主展馆展览《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语音导览也同期上线,让观众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的领略56个民族的文化魅力。
即便足不出户,大家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听听北京之声”,进入“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专属页面,云游这座“最炫民族博物院”。
“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具体实施,以北京广播电视台金牌主持人作为声音导览播讲人,解读京城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搭建云端“有声博物馆”矩阵,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博物馆声音服务体系。
项目自运营以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为博物馆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展览更便利、体验更优质的视听服务。目前,已正式入驻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宋庆龄故居、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等40多处场馆。(图文:王浩)
来源:听听北京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