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个寻亲群
(相关资料图)
能听懂十几种方言
9年的坚持不懈
300多个家庭骨肉团圆……
德州43岁的谭英换
用坚持和恒心成为小有名气的
“寻亲大姐”
在义务寻亲路上
倾注着全部心血的谭英换
成了众多寻亲者心目中最亲的人
△视频来源:大米Video
她的善举
获得央媒和网友疯狂点赞
偶然加入寻亲群
开启义务寻亲路
43岁的谭英换是平原县龙门街道闫庄村人,中等个头的她留着干练的短发,说起话来声音不大,但很是干脆。说到自己如何成为“寻亲大姐”时,她笑了笑,挠了挠头,说:“其实,走上义务寻亲路是个偶然。”
她告诉记者,9年前,因为家中没有电脑,为了让当时刚上小学的儿子查询资料方便些,便换了个二手的智能手机,随后她下载了QQ,偶然间加入了一个寻亲群。从此,谭英换便踏上了义务帮助寻亲之路。
她第一位帮助的寻亲者是广东男孩小江(化名)。2014年10月,在寻亲群内看到小江的寻亲诉求,此时已经成家立业的小江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谭英换回忆说:“通过聊天,小江告诉我当时在养父母身边生活并不好,孤苦无根的日子很是煎熬,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寻自己的生身父母。”听到小江的诉说,作为母亲的谭英换很是心疼小江,当即决定帮助小江找到他的亲生父母。
人海茫茫,怎么找?这是当时最大的难题。没有经验的谭英换开始反复和小江沟通,让他不断回忆记忆中的点点滴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回忆和反复比对记忆中的事物后,最终锁定小江的家乡在贵州和四川一带。几个月后,经过当地志愿者的协助,小江如愿找到了亲生父母。
接到小江激动到近乎语无伦次的感谢电话,谭英换在替小江感到开心的同时,想到群内还有很多没有找到亲人的寻亲者,她顿时又有些失落。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关注网络中每一条寻亲信息。
白天打零工、照顾上学的孩子,晚上则拿起手机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从不同的寻亲群查看相关信息。“我很少在群里说话,都是看里面的信息,如果能帮上忙,我会和他们联系。”谭英换说。
为寻亲练就“绝活”
知晓十几种方言
2019年3月26日,谭英换得知一条在平原县王凤楼镇的流浪人员信息:一位杜姓女子精神有些失常,救助人员在一处偏僻树林找到了她,后来民政部门救助站对其进行救助,但是她始终无法描述清楚年龄和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通过她大概的发音,我可以确定她是山东省的人,后来经过多次沟通,进一步锁定她的方言,确定了她是临沂莒南人,这也成为帮助她回家的重要一环。”谭英换说。
方言的作用有时出乎意料。
分离了15年后,年近五旬的岳建琼终于在谭英换的帮助下找到了远在四川的家人。“在德州志愿者小谭的陪伴下,我在临沭县姜屯村见到了失散十四年的妹妹岳建琼。”提到与妹妹相认的场景,岳建琼的哥哥岳海于至今记忆犹新。“家人的相逢是最难能可贵的,妹妹目不识丁,只会家乡话,小谭能帮助我们相认,她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几次依靠方言寻亲成功,谭英换意识到方言对于寻亲的重要性,能熟知方言,就会让寻亲路更加“畅通”,于是谭英换在帮助寻亲者的同时,开始留意各地方言,当遇到听不懂的方言时,就会上网查询,做到“不会必查”。9年来,谭英换不仅仅练就了从细节中找到线索的“本领”,更在寻亲的过程中,熟知了十几种地方方言,“浙江、江苏、湖南、河北、云南等地方的方言我都能听懂,语言无碍,这成了帮助寻亲者寻找回家路的法宝。”谭英换如是说。
说起自己能听懂十几种方言的事,谭英换有些自豪。“每次和寻亲者打电话或者面谈,我都会录音或者录像,为的就是事后反复琢磨,这样才能不错过任何有效的线索。”至今,在谭英换破旧的手机上仍保存着上千条与寻亲者的电话录音。
有时被误解
曾被当成“骗子”
有欣慰、有欢喜,但也有无奈,在帮助寻亲者寻亲的过程中,谭英换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有时还要承受委屈。因为是公益的,有时很难取得大家的信任,面对质疑,谭英换常常一个人偷偷掩面哭泣。
很多联系方式已经失效,有的帖子里没有本人名字,要重新联系上这些人,是何等艰难。谭英换就自己想办法,先录拍当事人视频研究确认大体地域,再向当地志愿者求助,或者通过打114求助有关部门或向警方寻求帮助。
有时会在电话上被人痛骂一顿,被说成是“骗子”。寻亲这条路充满艰辛与阻挠,但是谭英换仍然义无反顾地走到了今天。
2018年的冬天,55岁的张清平或许是习惯了一个人流浪的日子,她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经常展现出来的是沉默和暴躁,她讨厌被救助,更讨厌别人接近她。“我经常在平原一家商场的角落里发现她,她拒绝被救助,我就偷偷送一些吃的给她,有时晚上也会偷偷去看她,时间一长,她终于愿意开口跟我说话,通过她的方言确认她是辽宁人,通过进一步工作,我们一起帮她找到了家人。”谭英换说。在她救助的人群中,流浪人员占了很大比例。“救助这些流浪走失人员,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温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谭英换说。
谭英换告诉记者:“目前一些丢失的孩子有各类不同的平台进行帮助,但是一些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和流浪者更需要家人的温暖,所以近几年我开始关注他们并帮助他们。”
2018年,谭英换加入平原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她更忙碌了。
把帮人寻亲
当成一生的“事业”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到现在小有名气的“寻亲大姐”,其中的努力和心酸只有谭英换最清楚,但她从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
时至今日,她的手机微信上满满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寻亲群。当忙碌一天的她回到家后,翻看这些群内的信息,做好信息记录成为她饭后的工作。尽管很累,但她乐此不疲。
谭英换说,她帮人寻亲完全是义务的,家庭的团聚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其实,谭英换家中并不富裕,丈夫在工厂上班,而她自己则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每月工资不足千元,由于经常电话联系寻亲者,每月电话费就高达三四百元,这么多年,她甚至没舍得为16岁的儿子购置一台电脑,但每每遇到想给予她回报的寻亲者,她都毅然地拒绝。
在公益寻亲的路上,谭英换始终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她无私的爱心付出,为那些在思念中苦苦挣扎的父母孩子,铺就了一条回家的路。据统计,9年来,谭英换为失踪人群提供免费的寻人帮助,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孩子寻找亲人,累计达到300余人。
寻亲路漫漫,唯有坚持。谭英换说,不管路途再遥远、再坎坷,她都会坚持不懈,也希望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让更多寻亲者圆梦。
谢谢你,谭英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