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最近因存款保存问题,我与舅舅闹得很不愉快,今天我想请你们做个见证,解决眼下的问题。”日前,重庆沙坪坝区凤天路社区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内,辖区居民凌某前来求助,前前后后约三小时,人民调解员便解决了群众的忧愁……现如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逐渐成为沙坪坝区人民群众的共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沙坪坝区切实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坚决将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作为关键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2022年11月2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沙坪坝区榜上有名。
执法有“法度” 更有“温度”
2022年4月,在沙坪坝区一小区内,某物业公司因未取得砍伐许可情况下,对小区内树木进行了砍伐,沙坪坝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在接到上级交办后,立即展开检查,经现场勘查、调查询问等环节,得知物业公司的行为是为排除险情,不存在主观过错和违法故意,决定不予行政处罚。
这一有温度的执法行为,获得当事物业的点赞。
据介绍,该区于全市率先将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制度化,全面推行行政机关柔性执法,秉承执法为民的原则,对轻微违法并及时改正,以及首犯实施包容免罚,不断释放执法温度,彰显教化力量。
多家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化举措,编制“两张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正负事项”,切实实现执法的规范化和人性化有机统一。
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举一反三,指导交巡警支队制定“首次违法警告”“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全面推行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先行提示;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提炼总结,提出“721”工作法, 力争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问题用执法解决……
此外,沙坪坝区还建立行政执法“双社”监督员制度,聘请15名“双社”监督员,积极探索“公证+执法”新路径,不断强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提高执法精准度和广度,提升执法公信力,不断将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红岩检察官办公室”揭牌现场。沙坪坝区司法局供图
砌好法治“保护墙” 唤醒文物“新生命”
2022年4月,一场携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共建签约仪式在沙坪坝展开。签约当天,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与重庆市检察一分院和沙坪坝区检察院共同签署《红岩检察官办公室共建协议》,为“红岩检察官办公室”揭牌,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合力,并对渣滓洞景区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巡查。
据介绍,沙坪坝区作为红岩精神发源地,现有白公馆、渣滓洞等红岩遗址、抗战遗址80余处,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区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打好“文化牌”,努力实现让文物“活起来”。
将红岩文化研学、文物博物馆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积极举办《“礼赞新中国 讴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巡展》《笔战是枪战的前驱 也是枪战的后盾——郭沫若与“三厅”和“文工会”在重庆》等展览;培育出“郭沫若的革命足迹”“成渝地·巴蜀情”等文化品牌……一场场爱国主义教育在沙坪坝开展得如火如荼。
此外,沙坪坝区还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一体化,推出以烈士陵园景区为龙头,抗战名人故居为重点,将山洞、歌乐山、中梁、青木关沿线红色遗址打造为“1+1+N”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领略山城城市风貌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古迹的熏陶,不断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项目组社工开展边缘困难群众案例甄别研讨会。沙坪坝区司法局供图
多渠道主动发现 全要素精准画像
“于大爷,你在家吗……”一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一名志愿者着急地敲着独居老人于大爷的家门。
今年76岁的于大爷,腿脚不方便,也不爱说话,平日里一个人生活,每次出门时都会在附近的凉亭歇歇脚,社区志愿者也会去搭搭话,聊聊近况。这天,社区志愿者没看到于大爷出门,立马去家里探访,敲门许久,无人回应,最后趴窗发现于大爷躺在地上。因送医及时,于大爷身体无大碍,考虑到于大爷年事已高,不适合单独居住,在社区志愿者、街道和民政局的助力下,于大爷出院后直接住进了福利院。
这是沙坪坝区“主动发现”工作机制落地见效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中心湾社区,一群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沙湾贤人”志愿服务组织,每天在社区里以“早看窗帘晚看灯 白天院坝数板凳”的方式,时刻关注社区里困难群众的生活动态和边缘困难群众的日常近况。
此外,沙坪坝区还不断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设置“村社行动组—镇街工作组—区级项目组”3级工作体系,以村社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党小组长为骨干,吸纳社工组织志愿者参加,负责“过筛”,常态化开展“扫楼入户”,“筛出”困难群众。
为甄别困难群众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精准帮扶,该区成立“行政牵头+专业社工”的项目组,从物质生活条件、健康情况、心理现状、家庭支持系统、社会参与、社会资源等维度进行困难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困难群众精准画像,实施救助对象分级分类管理。
目前,全区基本实现困难群众“困难时有人寻,发现后有人帮,救助时有路径”的目标。
“今后,法治部门在党政中心任务工作谱系中的角色将更加重要,司法行政未来开拓性的工作将不断增加。下一步,沙坪坝区将以获得示范命名为新的奋斗起点,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全面梳理和谋划沙坪坝区未来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工作面,始终保持踔厉奋发、昂扬进取的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切实把示范创建转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常态化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沙坪坝区司法局局长秦湛毅表示。(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