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海军某试验训练区推动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海上蓝军”搅动“未来战场”
新年伊始,渤海湾畔寒风凛冽。记者来到被誉为“海上蓝军”的海军某试验训练区采访,始终被官兵练兵备战的如火激情感染。
“我们不敢松懈!”“海上蓝军”作战试验研究团队领军人张殿宗向记者说起一段难忘经历,那次演习复盘,有一线部队舰艇长反映他们组织的演练因战场环境构设不逼真,收获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现在科技在变、战争在变、对手在变,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到了战场祗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该试训区领导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段经历,直言如芒刺背,“胜利的军队用未来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失败的军队用昨天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
在试训区采访的短短几天,记者始终被浓厚的研战谋战氛围包围:没有思想“破冰”,何言打赢未来海战?未来“打什么仗”,如何探索前沿科技,构设复杂战场环境?将来“和谁打仗”,如何摸清对手底数,建强专业海上蓝军力量……磨砺胜战的思想“刀锋”,追寻海战的制胜“秘钥”,俨然成为该试训区官兵的思维习惯。
“某型飞机的压制干扰半径大,演练方案能否检验装备极限性能”“目标距离已满足导弹射程,应先发制人,继续干扰压制会不会贻误战机”……记者走进忙碌的导调中心看到,实案演练还未展开,任务前的“思维对弈”早已“硝烟弥漫”。
“惯性思维框住了官兵,使他们离真实战场越来越远,要想突破‘思维藩篱’,就得多反问自己,训练中习以为常的老经验能不能解决新问题,试验中一成不变的老套路能不能检验新装备?”谈起一场场激烈的战前“头脑风暴”,高级工程师刘镝记忆犹新。
“经验用好了是个宝,用不好反而成枷锁。”刘镝对此深有体会。这些年,试训区在专业技术干部中探索推行“项目总师负责制”,打破编制和专业壁垒,组建一个个自主运行的项目团队,并以揭榜竞选方式选拔“领头雁”,激发官兵科研创新动力。前不久,在某项目总师聘任大会上,85后女工程师杨琳脱颖而出,竞聘成为试训区最年轻的项目总师。